“上去,伸直再下腰。走,立上去!對,再上,走。”2月2日,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路鋪鎮(zhèn)神崗村的神龍廣場上熱鬧非凡,技巧教練李忠訓正在指導一群留守少年進行舞龍習武的技巧基本功訓練。
江華縣大路鋪鎮(zhèn)神崗村是典型的平地瑤聚居區(qū),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舞龍習武、打瑤家拳的傳統(tǒng)習俗已有500多年歷史。2017年,神崗村組建了平均年齡13歲的少年舞龍習武隊。
伴隨著咚咚的鑼鼓聲,訓練現場,孩子們或前滾后翻,或側手翻,或彈跳空翻。與此同時,一條白龍搖頭擺尾地舞動起來,孩子們高舉龍身,上下翻飛,變化出各種花樣?!拔椠埩曃?、打瑤家拳的動作都已練習得十分熟練”神崗村少年舞龍隊技巧教練李忠訓介紹說。
李銘章是*批加入少年舞龍習武隊的孩子,他從小就看著爺爺、父親舞龍、習武、打瑤家拳,自然也愛上了舞龍,現在他已經是少年舞龍隊的隊長。李銘章說:“爺爺、父親都是舞龍、習武、打瑤家拳的高手,傳承舞龍習武,展現瑤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是很快樂的事情。”
李忠訓說,舞龍習武隊都是本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寒假訓練一方面為2022年省少數民族運動會做表演準備,另一方面也是將民族文化傳給孩子,讓他們發(fā)揚光大。
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少年舞龍習武隊。每天,舞龍習武伴隨著鑼鼓聲成為神崗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每年舉辦的舞龍大賽中,神崗村少年舞龍隊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舞龍習武隊。
“在這里學武術、耍龍,比在屋里玩手機、看電視有味道多了,又可以強身健體。”李景旭說。
據悉,近年來,江華20余學校結合所在地文化、民俗等實際,成立了舞龍習武興趣社團,并聘請了傳承人進學校開展教學,全力傳承舞龍習武民族文化。(通訊員 唐世日 黃春華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陽錫葉)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